《情绪革命》里说:“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控制不好的情绪的人,注定过不好一生。
人生如同大海
时而风平浪静
时而波涛汹涌
每个人在这漫长的航程中都会遭遇各种情绪的波折
喜怒哀乐,忧思悲恐
这些情绪如同海浪一般
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然而,正是这些情绪的起伏
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要想让人生变得更好
从复原情绪开始
便是一条必经之路
情绪复原力,也称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这种能力包括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即能够从挫折中恢复原状,从失败中学习经验,从挑战中获得动力,以及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生活中任何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情绪复原力是一种技能,它涉及到驯化不安情绪,以及在面对挑战时如何利用这种情绪。具体来说,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基础阶段:避免被不安支配,训练情绪控制能力,包括察觉和接纳情绪,判断这些不安情绪是否由臆断产生,适当派遣消极的情绪,如通过运动、音乐、社交等方式。
进阶阶段:如何把不安转化成动力和契机,通过积累小的成功体验来克服不安情绪,训练复原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开始觉察情绪,驯服担心,专注当下,体验小成功或小失败,这样的循环会增强复原力。
“消极偏见”不仅会让我们情绪低落,还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复原力,一步步把自己拉入深渊。
什么是大脑的消极偏见?简单说,就是因为应激模式的根深蒂固,造成我们习惯性地过分关注负面信息,忽略了对正面情绪的感知能力。
在《复原力》一书,里克•汉森为我们总结了人类大脑形成消极偏见的常见过程,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
1.不停扫描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身心内部的坏消息;
2.密切关注那些坏消息而忽视了整个大环境;
3.对坏消息反应过度;
4.快速将这种不良体验印刻在身体、情绪和社会记忆中;
5.大脑因为反复注射压力激素皮质醇变得更加敏感,从而对负面经历的反应更激烈。
当面对同样的压力源、挫折事件,每个人的反应并不太一样,其中的原因就是个体的心理复原力不同。
想要知道自己的复原力强弱,这就需要依靠专业的测量工具了——心理韧性量表。关于心理韧性的量表有挺多版本,但目前使用最广泛、也是最可靠的就是CD-RISC量表。国内学者结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翻译修订了中文版本。
量表共有25句话,而你只需要评估下过去一个月内自己真实情况与每句话的符合程度即可,共分为1-5级,即(1)很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很符合。你可以像图中这样在纸上画五个框,每做一个选择在对应的框里划正字记录次数。记住,任何选择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最后,你把这五个选项代表的分值分别乘以对应的次数计算下自己的得分。
总分会在25-125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你的心理复原力越好。如果说你得分低于65.4分(全国平均分),那说明你的心理复原力基础较薄弱。
01.接受现实,解决当下的问题卡耐基说:“接受既成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当你发现对现实无能为力时,接受现实,是最好的开始。只有接受最坏的结果,你才能放下顾虑,轻装上阵。当灾难来袭,尽可能利用身边一切资源应对困境,先解决问题。当问题的结果已经产生时,想想有什么更好的应对措施或补救办法。在问题处理完之后,想想可以改善和优化的地方,以避免下一次的失败。防患于未然,在困境来临前就训练自己做好准备。
02.去做一些喜欢的事,转移情绪
心理学上有一种“移情”的说法。是指当你状态不好时,做一些其他事来分散自己的精力,可以帮你从坏情绪中抽离。
简而言之,每当你深陷情绪泥潭,可以通过做些喜欢的事来疗愈自己。
可以是去户外慢跑,可以是在家里写作,甚至可以是打坐冥想,什么也不做。
03.寻找意义感,重启情绪
当困难来袭,我们可能会将自己视为受害者:“为什么是我?”但是,困苦中蕴含着生机,挫折中蕴藏着启示,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发现意义,让自己和他人从中受益。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支撑人克服眼前困难和继续往前走的,是生活的意义,这些意义包括如何获得爱和给予爱,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
寻找生活的意义,能让我们将眼光放长远,将生命拉长,看到这些挫折和失败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涟漪,从而获得力量和平静。
名人曾言:“人生最稀缺的并非智慧,而是情绪复原力。”通过觉察、接纳、管理和复原情绪,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逐渐培养出强大的情绪复原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同时,我们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生活的美好,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情绪的主人,用心感受生活的旋律,绽放出最美丽的自己!
(本文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